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专题片《江右》解说词文案——第四集:客居千年不是梦

专题片《江右》解说词文案——第四集:客居千年不是梦

文案配音员:佩青
文化专题片 527 分享


这是一座已有150年历史的老屋,顶层的一排排枪眼和炮孔显示着这老屋不同寻常的功能,而四周九米多的高墙更是护卫了一个家族七代人的平安。是什么人要住在这城堡一般的房子里?他们在这里过着怎样的生活?今天还有谁住在这样的老屋中呢?

【字幕】江西省,安远县,老围村

每年农历九月十九日这一天,老围村的村民们都会聚集到老屋中的祠堂里。他们自愿捐款修缮供奉祖先的祠堂,以此来纪念一个人的生辰。这个人叫陈朗廷,他是这个陈姓家族的先祖。正是他从1842年开始,花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建造了这座总共有两百个房间、最多时可容纳三百多人同时居住的大宅院,当地人将这样的房子称作“围屋”。

【同期声】东生围创建人第七世孙,陈胜昌:“围屋啊,就是跟迷宫差不多。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最常见的就是捉迷藏。每到傍晚的时候,整条街都是人。在街上乘凉啊、唠嗑啊,跟赶集一样热闹。当时住了好几百人嘛!”

【字幕】龙南县,乌石围;龙南县,燕翼围;福建,土楼;广东,围龙屋

今天,像这样大大小小的围屋在江西还存有五百多座,它们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相比与其接壤的广东、福建地带的某些居民建筑,这三地的房屋颇有一些或形状或功能上的相似,这是因为住在这样房子里的是同一族群的人,他们就是客家人。

【同期声】“我们祖先从中原那边搬过来的。”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分支,几乎在每个家族的族谱中,客家人都追溯了自己祖先的源流。经西晋、大唐而至南宋,是中原地区一次次的战乱迫使大量客家先民挥别故土、远走他乡。

【字幕】江西省,赣州市

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两江在这里汇合而成为赣江,两江交汇处的这座楼台被成为郁孤台。1176年,36岁的辛弃疾到赣州为官。时逢金宋乱世,眼见得南宋王朝苟安江左,万千黎明举族南迁,辛弃疾积郁心中难畅其志,登临郁孤台,放眼遥望,赣江自此北去,捎带出一座座青山和一望无际的中原大地,辛弃疾抚时感事、情不能已。

【字幕】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从这幅客家人迁徙路线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客家人南迁的脚步。当年,迁徙的人们最先来到江西赣南地区,此后他们或留此开基,或南下广东、东迁福建,在这山广田窄的他乡之地种田治产、生儿育女、客而家焉,在“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怅惘中代代绵延。

因为层层山峦的阻隔掩藏,江西的古村多以其独特的安静和固执留守至今。相比这些徽派和赣式村落的开放式格局,赣南围屋的围墙高筑,显示出它是一种兼具防御功能的民居建筑。东生围是赣南四角围屋中最大的一栋,它相当于十六个篮球场的大小,而四周九米多高、一米多厚的围墙以及四角凸出的炮楼更使围屋如城堡一般。偌大一座围屋,当年也只有一孔围门供人出入。客家人为什么将自己的房屋如此建造呢?

【同期声】“主要是防匪,也就是防范别人来偷、抢、盗。”

东生围的建造者叫陈朗廷,他是陈胜昌的七世祖。在这本陈氏后人保存的《陈氏族谱》中,有一篇陈朗廷自己撰写的《建造东生围记》,文中对营造东生围的过程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据族谱记载,就在咸丰六年、即1856年7月,东生围还没有最后完工的情况下即遭遇了一场战乱:“戊午七月,长矛贼来乱。再两年庚申八月,花旗贼来犯。前后三次之乱,皆由我围躲难,计三千余人得保平安。”这里的长矛贼与花旗贼指的是当时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后来,陈朗廷在族谱中这样叮嘱他的后人:“……。”在这样的谆谆叮咛中,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到,乱世的动荡给客家人的内心带来的惊惧和隐痛。

【字幕】龙南县关西村村民,蔡春英

从1992年嫁入关西新围起,蔡春英在这里已经居住了二十个年头。那时候,这座围屋还是一个有着几十户人家、三百多人共居的破败的大杂院。

【同期声】“2002年开始,矮房子也拆掉了,该通的地方也是通了。就是好像上面的走马楼啊,还有那个炮角啊都通掉了。”

2014年,修缮一新的关西新围被开辟为旅游景点。从那时起,蔡春英把自家老屋变成了一家小小的农家乐餐馆。如今,丈夫和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她一个人边开餐馆边照看老屋。

关西新围里居住的都是徐姓后人。在这本民国时期修订的《徐氏族谱》中,记录着这座围屋建造者的名字徐名均,一个靠做木材生意起家的富商。从1798年开始修建一直到1827年,徐名均耗费了万贯家财以及后半生的无数心血,共历时二十九年终于修建了这座庇佑徐氏子孙近两百年的关西新围。

从空中俯瞰,关西新围近乎是个正方形。它是赣南客家围屋中建筑最宏伟、布局最规整的一个。围屋内院落整齐对称,中轴线三进三堂式的布局直接承继了中原庭院府第式住宅的格局。这里是徐家主人居住的地方,而外围房屋则是下人居住和存放粮食等杂物的地方,四角各建有一个炮楼用来防御。整个围屋共有一百九十九个房间,按家庭成员的长幼排序分配空间。徐氏同姓在这里聚族而居,最多时曾经住有三百多人。大家共一孔大门出入,共一个厅堂使用,共一口水井饮水,共一个祠堂供奉。这种累世同堂的大家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宗族观念在客家生活中的充分体现。

【字幕】2012年2月4日,江西省丰城市清溪村

每年正月元宵节夜幕降临的时候,以梅烛为名的闹元宵活动都会在清溪村热热闹闹地上演。这个李姓村落有两千多户人家,每户出一条板凳和一名男丁,全村李氏七房按大小排列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板凳龙。

【字幕】2012年2月6日,江西省宁都县曾坊村桥梆灯;2012年2月5日,江西省宁都县马头村桥梆灯

这样的民俗活动以不同的名称流传在江西客家地区的许多村落中。客家民系自身独特的苦难形成史使得客家人高度依赖血缘关系和家族合力。只有血脉相依,才能香火延续。

【字幕】栗园围创建人第二十四世孙,李继来

今年83岁的李继来老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没有离开过这座围屋。1518年,老人的二十四世先祖李清公随王阳明平叛有功,官府拨银并划良田百亩供这位五品官员建围。王阳明还亲书围名相赠。

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李继来都要依惯例到围屋的祠堂为祖先点燃一炷香。在这个最多时曾有一千多人居住的围屋里建有四个祠堂。这座高大的纪缙祖祠是栗园最核心的建筑。赣南客家有族便有祠。当年,先祖从遥远的中原辗转迁徙而来,历尽艰辛,即使在流落无定的漂泊中也要背负着祖先灵牌随时供奉。安定下来之后,稍有条件,便建祠奉祖,作为家族的标志和家族荣誉的象征。

除了祭祖和家族聚会之外,客家人的祠堂还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1901年,一个叫赖里查斯的法国神父在他撰写的《客法词典》一书中曾经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情景。

【字幕】法国神父赖里查斯对祠堂学校的描述:“客家人每一个村落都有祠堂,而那个祠堂也就是学校。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中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

在栗园围主祠堂前立有这样几块旗杆石。李遇璋是李清公的第十八世孙,咸丰三年即1853年,他考中了明经进士。明清两朝,栗园围内共有二十五人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竖立这样的旗杆石就是为了彰显他们光宗耀祖的荣耀。以诗书立门户始终是中原先祖所尊奉的圭臬,虽历经风雨,但琅琅书声却始终伴随着这些客居者。祖传的一袭墨香艰难而顽强地传承着,它成就了一代代客家人的光荣与梦想。

随着客家人的迁入,赣南地区的山地和盆地为客家人所开发。大约二十年前,脐橙从美国的引入让这个千百年来以水稻为主要耕作物的客家聚居地成为中国最大和世界知名的脐橙产区。今天,这里几乎家家都有脐橙园。每年秋天,陈胜昌都会做收购脐橙的生意。

【字幕】客家人制作米果

14岁的时候,陈胜昌就随父母搬出了围屋。但他90岁的奶奶尽管已经双目失明,却仍坚持独自留在围屋生活。在这样一个居住功能居于次要地位、阴暗潮湿、空间狭小的围屋中生活并不舒适,因此,年轻人大都搬离这里。只有风烛残年的老人与这风蚀雨打了一个半世纪的围屋一起,在星移斗转的时光流逝中守望着岁月的沧桑。

同样不愿意离开围屋的,还有年轻的蔡春英。

【同期声】蔡春英:“我嫁过这边的时候,那时候还有几百人在这里住,现在只有几十个,没有多少人。我还是住这个老房子更舒服,这里睡着挺安静挺舒服。”

虽然孩子们想让李继来和老伴儿搬出去住新房,但是他却不愿意离开这座生活了八十多年的老屋。这座已有五百年历史的围屋曾经容纳1100多人、190户人家,如今仅有住户36家145人了,其中80%以上都是老人和孩子。

【字幕】2012年11月1日,龙南县,乌石围村民庆祝祖先诞辰

今天,全世界大约有八千多万客家人。据2011年的《赣州地区志》记载,赣南地区95%以上的人口都是客家人,约有八百万,占客家人口总和的十分之一,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区。

千年的光阴流转,苦难与光荣已成往事,云淡风轻后只剩一川烟雨,这里的客家人早已“客居千年不是客,直把他乡做故乡”了。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