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专题片《海昏侯》解说词脚本——第二集

专题片《海昏侯》解说词脚本——第二集

文案配音员:烨伟
文化专题片 1835 分享


2015年12月,已经持续了五年的海昏侯墓发掘工作进入内棺考古阶段,犹如一部悬疑小说,终于达到最后的高潮,令人回味无穷。

一大早,观西村村民就聚拢到附近的海昏侯墓考古工地,听说墓中那口已经一鸣惊人的棺木要搬家了,毕竟是他们让这座大墓免遭盗墓贼之手。如今,大墓的核心——内棺,终于要开启了。

为了更便于保护与研究,必须把它移到实验室中。区区几百米路,却走了两个小时。

【字幕】玉佩(出土于主椁室);玉印(出土于主椁室)

【同期声】国家文物局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根据汉代人的信仰以及我们多年来对汉墓发掘的经验,像这样高等级贵族的内棺里面会有大量的玉器,还有一些非常精巧、细致而昂贵的装饰品。另外呢,还有更值得我们期待的东西,就是直接标明墓主人身份的私印。这里边出土的文物将最后解开我们期待已久的关于海昏侯的历史之谜。”

第二天,所有人员到位,内棺即将开启,气氛有些肃然。考古人员首先要揭去主棺表面用来保湿防裂的宣纸。安放主棺的棺床带有木轮,便于下葬时推入墓穴。如今木轮犹在,主棺的高度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棺中文物恐怕凶多吉少。人们嘴上不说,心中却七上八下。

【同期声】“慢慢地……还能起点儿吗?”“还行。”“再给那边垫点儿东西,垫点小木块,再往上垫一垫。”“至少还要这么高。”“来块小的。”“那边顶着一点。”“可以啦!”

专家们却有些迫不及待。

【同期声】“扶着点儿,扶住上面框架就可以。”“那不一定是。”“是不是金缕玉衣?”“六个,七个(玉璧)。左右各一把佩剑,那儿一把,这儿一把。”

硕大的玉璧瑕不掩瑜,精巧的漆盒鲜红欲滴,温润的玉佩一片冰心,环首刀把雄风犹在。然而,墓主人的骸骨却不见踪影。他到底是谁?!时间倏忽而过,宣纸重新盖上,喷水保湿。

第三天,工作继续。历经岁月与磨难的棺中文物混杂在淤泥中,大件器物尚能看出轮廓,微小物件则如沙里淘金。忽然,有人在满眼狼藉中发现一个小凸起:方形,似玉,刻痕朦胧,仿若文字。停顿,静止,人们似乎预感到它非同小可。由于死者尸骸已经在潮湿又失去密封的环境下“零落成泥碾作尘”了,专家们必须推断出遗体的位置以及它和那个小凸起的关系。在内棺南侧,人们发现一具盖在死者脸部的“玉覆面”。在它之下,有不少玉块,很可能是死者头下的玉枕。内棺中部这几块大型玉璧应该摆放在死者胸腹部。由此,遗骸的位置基本确定。而那枚小凸起和几个小物件恰恰位于死者腰部,很可能是腰带上的悬挂物,方便随时取用,其中就包括印章。

经过讨论,考古队决定对它进行谨慎提取。

【同期声】“把它拿走,到时候去做上面的包含物。”“仔细看一下,这个争论好大。这是一个蟾蜍吗?还是……”

小心提取,果然不负众望。这是一枚汉代常见的方寸之印,印面边长2.1厘米,通高1.5厘米,玲珑剔透,用上等和田玉雕琢而成。玉面文字,阴刻篆书,左右等分,两个字正是考古人员和专家们期待依旧的答案——“刘贺”!它线条清晰,构图规整,方朴端重。五年春秋,人力物力,酸甜苦辣,终于水落石出,如愿以偿。虽然此前已经有许多墓主人的证据指向刘贺,但它们都抵不过这一枚小小的印章。西汉海昏侯墓,可以更加确切地改为“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了。

刘贺短暂的一生扮演了四种角色。从王到帝,又从帝归民,再由民封侯,犹如过山车大起大落,身不由己,这命数到底是怎样一个是非黑白?!

人们今天对刘贺的认知基本都源于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作者是东汉人班固。他出身史学世家,治学严谨,颇受皇帝赏识。因此,这部以尊重文献著称的《汉书》当属正史。那么《汉书》中的刘贺到底如何呢?班固说,昌邑王“动作多不正”“行污于庶人”等等,意思是不守规矩、胡作非为,还一意孤行。虽然少不成器,假如他能浪子回头,尚不至于一败涂地。

《汉书》详细记载了刘贺当皇帝后“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的罪状。诸如居丧期间与旧臣舞伎、酒肉嬉戏、吹拉弹唱,戏野猪、斗老虎,让下人乘坐太后的专用马车、自己则与先帝的宫女淫乱,一方面金玉绫罗、乱加封赏,一方面又诏书满天飞向各地征缴财物多达1127次,如此这般,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

【同期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当时的情况下,西汉王朝走到这一步还没有出现过超过这种混乱的这个帝王。他是一种被选择上来的,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政治人物占据在这个地位上,可能大家会有疑问。”

【同期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杨哲峰:“这个东西最关键的一个字是‘孝’,突出了‘孝’的问题。尤其是和昭帝后宫的这些事情,这个是最要命的,这是为天下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但也有学者提出另一种可能。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废黜刘贺的诏书里面没有举出任何一项具有实质性的、刘贺不配做皇帝的这样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体现的是刘贺不太沉稳、不太成熟、不太符合礼仪规范。但表面上在诏书里列举的所有事情,都不足以决定他不能做皇帝,都是这样性质的东西。”

【同期声】国家文物局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我认为呢,史书上,特别是《汉书》上对于刘贺本人的描绘和记载不可凭信。那么对于政治上的失败者,总要对他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他的学养横加指责、横加罪名。所以我们好不足奇。”

东汉的班固与西汉刘贺相差不过一百多年,相关史料尚未遗失,改朝换代又降低了犯上的风险,《汉书》的可信度理应很高。但书是人写的,个人倾向在所难免。能够弥补这不足的,恰恰是沉埋于地下的历史遗存,用事实说话。

刘贺墓中,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总计80多公斤的金器,超过全中国出土于西汉墓葬的金器总和,其中马蹄金和麟趾金更加皇家特制的赏金。一个偏远列侯,仅陪葬黄金就如此令人瞠目,他生前该是多么挥金如土、纸醉金迷呀!刘贺被废的罪状之一就是一掷千金、随意赏给臣属。但《汉书》又说,刘贺被废黜皇位时,太后恩准“故王家财皆予贺”,就是说昌邑王历年积累的财产并没有被抄家罚没,可能连刘贺在皇宫获得的财物也都留给了他。

继刘贺印章后,人们又发现,在内棺底部平铺着五排金饼共计100枚,犹如一张金床,使刘贺墓出土的金饼总量达到385枚,打破了中国考古史单一墓葬出土金饼的纪录。刘贺的锦衣玉食似乎无从质疑。然而,研究人员在几块金饼上发现了“臣贺酎黄金一斤”的墨书字迹。“臣贺”就是刘贺,它再一次印证了海昏侯墓的归属。酎金是指诸侯向朝廷进献的黄金,说明刘贺墓中的金饼有许多是准备向皇帝进贡的,只是出于某种变故并没有送出去,又不能随便处置,不得不随葬墓中。再说西汉厚葬成风,刘贺墓中的高等级器物并非逾制,也很难由此证明刘贺的奢靡程度。

然而,假如刘贺被冤枉了,是谁冤枉了他?显然并非《汉书》。相反,《汉书》记载,刘贺当皇帝,既没有先皇遗嘱,也不是按长幼排序,是被大将军霍光征召来的。27天后,带头废掉刘贺的又是霍光,成为中国历史上大臣废黜皇帝的典型案例。那么,霍光是谁,如此呼风唤雨?西汉,霍姓,大名鼎鼎当属封狼居胥霍去病,正是他把同父异母弟弟霍光推荐给了汉武帝。但霍光备受武帝赏识,确实来自他个人的修为。《汉书》说,他侍奉皇帝左右二十多年,如履薄冰,没犯过一次错误。有人偷偷观察,发现他每次出入宫禁的脚步都会落在同一位置,分毫不差。如此隐忍与自制力,何止令人钦佩?简直令人恐惧!但对他的主子来说就太好了。难怪霍光没有尺寸之功,武帝却把他比作周公,临终还让他与几位重臣共同辅佐小皇帝刘弗陵。刘弗陵是武帝的小儿子,八岁继位,是为汉昭帝。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那么这样小的孩子就必须有可靠的大臣来辅佐。汉武帝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那么任何一个大臣,如果给他权力大了,他就必然要控制朝廷的政治,所以他做了一个非常精妙的设计:指定了五个人作为辅佐大臣。”

但武帝无法控制身后之事,更无法保证他们能齐心协力。果然,派系之争很快显现,合纵连横,明争暗斗。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但是问题是说,中国古代的政治从本质上是一种集权专制的政治。就是说,由几个人实现一种共和的局面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其中必然要有人打破这种平衡。那么霍光就开始利用他‘领尚书事’这个独特的身份,开始逐渐把别人的权力(揽过去)或者(对)别人进行打压。”

经过不断博弈,霍光胜出,从而激起一场酝酿已久的宫廷政变。主谋,恰恰是霍光的儿女亲家、辅政大臣之一——上官桀。霍光的镇压对亲家也毫不手软,杀了上官桀和另一位辅政大臣桑弘羊,唯独放过了上官桀的孙女、自己的外孙女——9岁的上官皇后。她是中国古代最年幼的皇后,但这正是外祖父霍光想要的。

【同期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霍光他是处理过皇族内部的纠纷的,燕王的事件、上官桀的事件,他是能下毒手的,能下狠心的,他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人物。”

【同期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杨哲峰:“通过这次事变之后,最后就只剩下霍光了。就是原来武帝托孤的那几个人,最后只剩下霍光了,霍光来辅佐昭帝。”

霍光从此威震海内,一手遮天,独揽大权。但客观上,由于霍光采取减少税赋的宽松政策,休养生息,鼓励农桑,对内大赦天下,对外鸣金收兵,以至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霍光专权,却程序缜密,犹如他上朝的脚步按部就班,非比寻常。辅佐昭帝是先帝之托,打击政敌是维护汉室,一切都有昭帝授权,昭帝之后还有上官皇太后的允诺,霍光的一言一行可谓天衣无缝。

虽然昭帝言听计从,但霍光并不放心,非要外孙女为昭帝生个霍家血脉。于是下令,除上官氏外,所有后宫佳丽都不能亲近皇帝,甚至命她们穿上封闭式内衣,可谓严防死守。但事与愿违,直到昭帝21岁驾崩,皇后也没能生育。

按照汉朝惯例和群臣动议,继承帝位的人本应是汉武帝唯一在世的儿子、体魄健壮的广陵王刘胥,但他贪图游乐,品行不端。《汉书》说霍光忧心忡忡,因为他的担心还不仅如此。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广陵王刘胥年龄已经很大了,他在广陵国里边做诸侯国王已经做了几十年了,我们可以想见他有比较成熟的政治历练了,同时他手下有一群人支持他,他势力比较强大了。这些都是霍光需要面对的。”

正纠结,偏偏有郎官上书,提出古有先例,只要有更适合做皇帝的人,就可以废长立幼。众臣无语,却正中霍光下怀,上书郎官因此获得提拔。他终于甩掉了刘胥,挑了一位年少的继承人——昌邑王刘贺。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和广陵王刘胥比较起来,刘贺他年龄比较小,只有二十来岁还不到二十岁。那么年龄小,没有政治历练,没有太多自己的党羽。这是和刘胥比较起来,刘贺被霍光选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期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杨哲峰:“霍光可能对他也不是太了解,只不过他想摆脱朝中大臣们对广陵王的动议,他一定要把这个(动议)给干掉。因为那个时候对他有直接威胁的。”

在《汉书》中,刘贺同样举止轻狂,肆意妄为,霍光不可能不知道。但刘贺年少,孺子或许可教。昌邑王就这样洋洋自得地来了。

【字幕】刘髆墓(疑似)出土,刘贺墓出土

山东省巨野县博物馆珍藏着40年前从刘贺父亲刘髆墓出土的文物。然而,从未被盗挖过的昌邑王墓遗存却有些穷酸,品相也一般,难怪考古界只承认它是疑似刘髆墓,除非刘髆的财富并没有陪葬全都留给了儿子。刘贺墓中那四纵三横七枚玉璧,尤其胸前那三块大型玉璧就是稀世之宝。

【同期声】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任,古方:“这就是墓主人生前用的啦。这个,你看雕得多仔细,这白玉,这都是籽料切的。而且你看,它这个抛光,抛得相当亮,说明它这个玉料很细腻。”

【同期声】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任,古方:“我当时是仔仔细细看了,有一部分玉璧超级地好,那个圆谷粒很饱满。而且它底子铲得特别平,跟镜子似的,表现出很高超的制玉的工艺。这个列侯哪里有?连诸侯王都没有!我感慨,就是说他从长安被废皇帝又回去的时候,真是拿走了,从国家库房里拿走了不少好东西。”

这冥冥之中的绝世美玉浸满了刘贺一生的峥嵘岁月,历经千年依旧温润动人。若不是家传,或许就来自那27日“皇帝游”。

公元前74年六月初一,当睡眼惺忪的昌邑王被传诏官叫醒,面对天上掉下来的一张大馅饼,一定以为还在梦游。但《汉书》说,刘贺中午就率众直奔长安了,一路车轮滚滚,马匹相继累到,但前方皇帝宝座在招手,属下劝他低调,刘贺内心却早已天马行空、日月星辰了。他可能会想起伐秦灭楚、威加海内的祖上刘邦,想起开疆拓土、雄才大略的祖父刘彻,也想起父亲刘髆不到20岁去世、壮志未酬。如今自己成了皇帝,既与列祖列宗齐名,也可以告慰先父了。

可惜刘贺沉不住气,否则,很难理解他那么心急火燎进京即位却还在途中采买特产、私藏女子。或许他大喜之余,很有些得意忘形吧。

【同期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侃:“他五岁,他父亲去世了,那它对儿童的成长、心理成长是不利因素。”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他有点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非常任性。”

任性,为他的悲剧埋下伏笔。

早在刘贺内棺开启前人们就寄希望会出土金缕玉衣,因为此前的徐州狮子山、保定满城等西汉诸侯王墓葬中都出土了金缕玉衣。刘贺不仅当过昌邑王,更当过皇帝,何况刘贺墓中已经出土了大量高等级器物。但有些意外的是,人们只看到这些紧密排列的块状物,它们是否就是玉衣残片呢?果然,专家们在缝隙间发现金缕痕迹。经过专业仪器检测,这些块状物却不是玉,而是另一种在汉代非常珍稀的材质——琉璃。这些金色也并非金缕,只是包裹在丝缕外的金箔。经考证,它们应该是铺在刘贺遗体下的一床琉璃席。它和成组玉璧、玉覆面等覆盖死者全身,同样起着保护遗体、安抚亡灵和彰显富贵的作用。

特别是,一向被认为随心所欲、追求奢华的刘贺,其丧葬规格却严守等级,没有逾矩。毕竟这位前王前帝去世时只是个列侯,无论他多么渴望,也没敢享用金缕玉衣这最高礼遇。

于是问题又回到当初,刘贺27天被废,就因为他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熊孩子吗?《汉书》讲了另一段故事:刘贺被废同时,他从封地带来的二百多位随从臣属,都因为误导主人让刘贺深陷邪恶而被霍光全部诛杀。问斩前,他们在街头大声哭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何事未断?受谁之乱?《汉书》没有解释。宋代大文豪苏轼说,这句话明显暗示有某种图谋。《汉书》作者就是要让后人从中去意会历史的真相。无论如何,刘贺被废或许另有玄机,焦点还是三朝元老霍光。

当刘贺在内宫我行我素时,霍光并没有闭上双眼。如果刘贺只是一个醉生梦死的纨绔,只要大权没有旁落,他完全可以视而不见,至少不用太着急。显然,一向老成持重的霍光再也坐不稳冷板凳了,危机迫在眉睫。刘贺显然缺少政治经验,当了皇帝却似乎把力排众议、推举他的“恩人”忘了个干净,反而对亲信大加封赏。什么意思?!

【同期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就是一个年轻的帝王怎么和老臣处理关系,其实很多代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政治权力的交(替)、政治权力的继承往往都会出现摩擦,出现冲突,出现矛盾,甚至导致危机,甚至会流血的。”

霍光的初衷眼看就要落空。或许刘贺本来就没想当傀儡,他那些三教九流、前呼后拥的随员正一步步逼近皇宫大内的重要岗位。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那么显然你是要动我的奶酪了,这一向是由我来发布的命令,你现在完全不管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引起霍光强烈不满。”

终于,一项敏感的人事任命让霍光忍无可忍。长乐宫、上官氏寝宫,此时的上官氏已经成为皇太后,她拥有高于皇帝的最终决策权,何况她又是霍光的外孙女。刘贺当然坐卧不宁,于是,他任命自己的旧臣安乐为长乐宫卫尉。霍光知道来者不善。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他的问题就在于非常不成熟地动了宫廷禁卫,那个要害部门谁都不能动。刘贺动了长乐宫禁卫之后,马上引起霍光的强烈的反应。”

霍光鹰犬遍布,尤其是宫廷防卫和禁军将领,一水儿都是霍家军。现在刘贺插足,早晚会反客为主。霍光彻底明白,这皇帝是不能用了。

【同期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霍光的权势那么显赫,他又是一个绝不愿意放权的人。我们通过他处理刘氏家族内部的这个问题已经有过几次下狠心下毒手的这个做法了。”

老谋深算的霍大将军虽然独断专行,但程序上必须步调一致。他想到了丞相这关键一票。

【同期声】国家文物局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当时他派人到丞相家去,让丞相同意他废掉刘贺。这丞相吓得浑身哆嗦,这丞相的夫人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趁着霍光(派)来的人去厕所的时间,她就悄悄地告诉他说,你赶紧同意,你要不同意的话,你恐怕小命都完了。这样的话,等那个人再回来,丞相说,马上同意霍光的意见,同意把刘贺废掉。可见,丞相都吓成这样,其他大臣哪敢不同意?”

《汉书》的描绘十分传神。当霍光让群臣表态时,“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惊愕失色’这个表示他们听到以后的这个反应,我觉得就清楚地反映出来刘贺本身没有严重的罪过或者严重的过失。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到他不能继续做皇帝了,就满朝大臣感觉非常惊愕。就是这个皇帝并没有什么特别严重的过失,为什么要把他废黜?”

【同期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霍光得到田延年的支持,大(司)农田延年,而田延年以非常的手段威胁表态晚的大臣,他要杀头、他要斩首这种行为来使得参与商议的大臣们一致赞同霍光的这个做法,于是大家去见皇太后。”

罗织罪状,武力威胁,霍光实际上搞了一场看似众口一词、有理有据的宫廷政变。这边磨刀霍霍,刘贺那边只是在莺歌燕舞吗?苏轼认为,刘贺下属肯定也预谋推翻霍光,可惜暴露了。他们既没有韬光养晦、等翅膀硬了再说,也没想先下手为强、快刀斩乱麻,只好反受其乱。

【同期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声喊着说当时就应该把霍光处置了,只不过是刘贺手软,他的谋略心没有到那个等级,他没有那种心思。”

货物黄金美玉过于耀眼,掩盖了刘贺墓另一重要发现:几千枚竹简木牍。然而,一位被盖棺定论的花花公子读什么书呢?在严格的保护状态下,工作人员经过仔细分拣,发现儒家经典、方术医书之外,还有不少讲述房中术的书。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房中术的这些竹简,它是另一个性质的东西。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应该说,它是养生保健的这样一些医学类的著述。它和个人的性行为是不是荒唐、是不是违反礼节,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一个东西。这就是西汉当时这些有一定身份和能力的贵族普遍讲究通过合适的性行为使自己的身体得到更好的保健,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健的这样一种措施。”

的确,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曾经出土过不少类似的竹简。《汉书》直言:“贺不用其言,卒至于废。”刘贺不听话才是被霍光废掉的真正原因。既如此,《汉书》为什么又罗列出刘贺的种种荒唐之举呢?有学者认为,刘贺的狗头军师们或许故意营造出声色犬马、不求上进的假象,让机警的霍光放松警惕,刘贺一派才能暗度陈仓、掌握实权。无奈这雕虫小技不过自欺欺人,反而被霍光将错就错,把刘贺们夸张的真人秀变成不务正业的罪状。《汉书》只不过如实记录而已。

万事俱备,霍光亮出了王牌——外孙女上官皇太后。宫门一关,孤身一人的刘贺被召到比他还小3岁的太后面前,跪下,接受众大臣的批斗。声声刺耳、句句惊心,最后宣布“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当废”。说刘贺不仅行为不端,而且没有到祖先刘邦的庙宇中履行必需的祭拜礼仪,因此登基无效。

没有“告庙”等于祖宗并不认可即位,刘贺或许不知,但从不犯错的霍光是疏忽了还是故意阻挠?

【同期声】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霍光是一个做事非常小心缜密的人,在安排刘贺做皇帝的程序上,霍光留了一手,就是说没有让他告庙。这是汉代皇帝登基就位典礼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同期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杨哲峰:“这一招,我觉得是个高招,这才是霍光玩的真正的在这环节里头是最重要的一环,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废黜他的理由之一。等于霍光留了一手,手续没办完,现在终于用上了,把关键的这一票用上了,这样把他废掉。”

皇太后一个“可”字批准废帝的奏章。刘贺争辩,但为时已晚。霍光三下五除二就摘掉了他的皇帝玉玺和绶带。

【同期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最后刘贺这个集团全面覆灭,这样是两个集团的一新一旧发生的一次直接的冲突。刘贺,是最主要的牺牲品。但是他带来的这二百多个人全都身首异处,全都血流满地。”

刘贺哭着鼻子,孤零零地走了,连昌邑国的封地都没保住。霍光在众目睽睽中再次召来一位18岁的年轻皇帝刘询——汉宣帝。

霍光掌政20年,辅佐昭宣二帝实现西汉王朝“文景之治”之后又一次中兴,史称“昭宣中兴”,中间没有刘贺的名字,他被称为“汉废帝”。霍光死后,宣帝念及骨肉之亲重新封刘贺为海昏侯。刘贺又要启程了,他的新封地在长江以南的豫章郡。这,就是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

平台累计配音,超40,050,000 分钟

  • 品质保证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国内外专业配音员
  • 多种配音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
  • 公司化运作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
  • 双重备案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
  • 7*14全天候服务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00-21:00都有客服
更多